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http://www.bfyb.com.cn/news/193.html    发布时间:2015-10-20    点击:1217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现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2009年、2010年连续2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10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约1.6万亿元销售收入,约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装备、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精密高速加工中心、2000吨履带起重机、ARJ21新型支线飞机、“和谐号”动车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气象卫星率先实现业务化运行,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发展滞后,装备主机面临“空壳化”;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产业规模小,市场满足率低;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等。

  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加速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从国际看,金融危机使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下一代新能源、智慧地球等发展路线,瞄准高端制造领域,瞄准新兴产业,谋求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不仅对我国高端装备的未来发展构成激烈竞争,而且还将对已经形成优势的产品造成市场空间挤压。从国内看,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对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未来5-1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全球经济分工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军民融合,努力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立足装备制造业现有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基础进行布局,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积极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实现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跃升。

  坚持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我国高端装备发展的起点。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跨越相结合。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对相关领域发展进行全面部署,统筹规划,明确发展时序和空间布局。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促进重点领域率先发展。

  坚持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在产业培育初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加快突破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

  (三)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和知名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

  ——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显著提高,其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技术及核心装置得到普遍推广应用,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超过30%。

  ——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建成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基本掌握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发展重点和方向

  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关系国家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的一项长期的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的重点任务是:

  (一)航空装备

  以市场应用为先导,以重点产品研制为主线,统筹航空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产业化、市场开发与服务发展,重点加快大型客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航空配套装备的发展,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喷气支线飞机成功研制,实现支线飞机年销售100架,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产业体系。

  ——大型客机。以满足国内中心城市点对点、点对枢纽机场的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市场需求量大的150座级为切入点,按照安全、经济、舒适和环保的要求,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150座级的C919单通道干线飞机,逐步形成产业化能力。开展未来型号前期研究。

  ——支线飞机。加快ARJ21-700型涡扇支线飞机研制,2012年前后取得中国适航当局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形成产业化能力,实现批量交付;2013年取得国外适航证书。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展改进改型,适时启动加长型、公务型、货运型飞机研制,实现系列化。加快新舟60系列的改进改型和市场推广;适时启动新型支线飞机研制。

  ——通用飞机和直升机。在具有产业基础的地区,优先发展社会效益好、市场需求大和经济价值高的通用飞机,加快研制生产大型灭火和水上应急救援飞机,重点支持大中型特种飞机、中/重型直升机和高端公务机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6座(含)以下轻小型通用飞机、水上飞机、无人机、特种飞行器和2吨(含)以下直升机,充分利用已有/在研成熟通用飞机平台,通过不断改进、改型以及升级来满足用户需求。

  ——航空发动机。建立和完善航空发动机创新发展的工业体系,突破大型客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开展大客商用发动机验证机研制,2015年完成中法合作中等功率涡轴发动机的研制,建立发动机总装生产线和实现批量交付。开展现有发动机改进改型。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面向相市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轻小型发动机,发展发动机专项技术和相关配套件。

  ——航空设备。大力发展航空机载、任务、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促进专业化、系列化、货架化和规模化发展,按照“系统、设备和器件”三个层次建立产业配套体系。以现有能力为核心,重点加快发展航电、通讯导航、液压、燃油、环控、电源、起落架、二次动力、生活设施、防火、照明、健康监控等系统供应商,逐步发展多个系统的集成供应商。大力发展低成本通用飞机的系统和设备。

  (二)卫星及应用

  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相结合,以建立我国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地面与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临近空间资源开发,促进卫星在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城乡建设、环保、应急、交通、气象、海洋、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行业、区域发展以及公众生活中的应用,形成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应用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

  ——航天运输系统。继续实施重大工程,完善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积极开展更大推力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

  ——应用卫星系统。统筹发展气象、海洋、资源、环境减灾卫星,构建完整体系,满足多方面需求。积极发展新型通信广播卫星。

  ——卫星地面系统。完善现有气象、海洋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站,组建国家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通信广播卫星地面系统、卫星地球站/地面关口站;建设和完善卫星导航基准站、卫星运行管理、卫星数据处理等地面配套设施。加强导航接收机、通信终端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和卫星地面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

  ——卫星应用系统。实施遥感应用示范工程,提高我国空间数据的自给率,大力推进行业和区域应用。大力推进卫星通信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应急通信等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积极支持直播卫星的应用服务。推进卫星导航在金融、电力、通信、交通、信息、农业、渔业等国家重点行业的应用,加强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三)轨道交通装备

  满足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平台和产品标准、认证认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关键系统及装备研制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全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动车组及客运列车。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提高客运轨道交通装备的可靠性、舒适性、可维护性,完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开发适应高寒、高热、高风沙、高湿、广域等不同系列的谱系化动车组,满足跨线、跨网的旅客运输提速提效需要。以高速动车组技术为基础,结合城际交通实际,形成城际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与产业化体系,满足城际轨道交通需要。

  ——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160km/h速度快捷货运机车和货车技术,深入研究轴重与线路桥梁匹配关系、速度与牵引质量匹配关系、车辆与站场匹配关系等,开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的配套研发,研发制造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电制式的,覆盖全部货物运输需求的系列货运列车。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进一步加强城轨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完善城轨车辆产品技术平台,形成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技术标准要求的、满足全球市场不同性价比、文化、环境等需要的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谱系,保持多样性发展。开展低噪、低振动、节能产品,加强关键核心部件,如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架、运控系统等,以及车辆车站机电设备、灭火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全面突破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向性能优异化、效率高效化、品种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工作智能化、作业环保化发展,加快研制、批量制造高精度和高效捣固稳定车、高效清筛机、带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车、道床综合处理车、钢轨打磨车和铣磨车、综合巡检车、高精度测量车、高速轨检车、钢轨探伤车、物料运输车、接触网综合作业车、轨道吸污车、轨道除雪车等新产品,研制轨道电力牵引双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组合式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信号及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全面建成覆盖高、中、低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全面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开展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平台研究,开发城际先进的铁路列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完善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基于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的行车监控应用技术,实现行车、供电、机电、通信、防灾、工务、车辆等综合监控信息集成,形成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开展基础设备设施领域的铁路地质灾害预报警系统研究,开展信息领域的轨道交通客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关键核心零部件。重点开展为高速铁路客车、重载铁路货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配套的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发动机、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牵引变流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大功率制动装置、供电高速开关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提高质量水平,满足整机配套需求。

  (四)海洋工程装备

  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突破3000米深水装备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全面推进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培育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潮流)能、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开发装备相关产业,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半潜式钻井/生产平台、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物探船、起重铺管船、海洋钻采设备及其关键系统和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水下立管等装备;积极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为培育相关产业奠定基础。

  ——海洋可再生能源和化学资源开发装备。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海上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船)、海上风机运营维护船、海上及潮间带风力发电装备等,全面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重点,促进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开展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海水提锂、海水提铀等开发装备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

  ——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以海上浮式石油储备基地、海上后勤补给基地等装备为重点,加快关键设计、建造技术的研究和攻关;积极开展海上机场、海上卫星发射场等装备的前期研究,为工程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五)智能制造装备

  围绕先进制造、轻工纺织、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制造与服务并重,重点突破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开发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大力推进示范应用,催生新的产业,提高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集成和协同应用,促进“两化”融合条件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重点突破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与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系统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识别技术等九大类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加强对共性智能技术、算法、软件架构、软件平台、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软件的研发,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点开发新型传感器及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表、精密仪器、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和液气密元件及系统等八大类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并实现产业化。

  ——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重点开发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冶金智能成套设备、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建材制造成套设备、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智能化印刷装备等八大类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根据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测控装置的发展水平,立足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的应用平台,加快推进技术、产业与应用的协同发展。

  四、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重点

  (一)重大工程

  以推进高端装备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针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端装备产品并产业化,实现产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 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化工程。以满足我国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的需求为目标,突破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高可靠性、低成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推进ARJ21支线飞机的批量交付和系列化发展,支持新舟系列支线飞机改进改型,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大中型喷气公务机和新型通用飞机(含直升机);开展支线飞机市场应用,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开展通用航空服务试点示范。推动配套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及航空维修、支援、租赁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到2015年,我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品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

  2. 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时空协调、全天候、天地一体的地面配套设施;完善我国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启动由大容量宽带多媒体卫星、全球移动通信卫星等系统组成的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开展先进卫星平台、新型卫星有效载荷、卫星遥感定量化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卫星系统应用示范,进一步提升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化水平。到2015年,形成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系统功能优化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骨干架构,大幅提升我国卫星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空间信息的能力。

  3.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围绕高速客运列车、重载货运列车、城际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建立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发、试验验证、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发高寒及城际动车组、交流传动快速机车、30吨轴重机车与货车、新型城轨车辆、大型施工装备、多功能高效率大型养路机械。研究永磁电传动、磁悬浮、列车制动、牵引控制、高铁安全监测、运营安全检测及维修、通信信号等关键技术,研制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转向架、牵引变流器、制动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加强产业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到2015年,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能力。

  4. 深海工程装备发展工程。围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储存运输和服务等四大核心环节,以突破600米-3000米深水资源开发装备关键技术为目标,重点突破深海浮式结构物水动力性能、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发展深海高性能物探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半潜式平台、水下生产系统、环境探测、观测与监测等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建设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等新型装备总装制造平台,完善设计建造标准体系。到2015年,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关键设备和系统的配套能力大幅度提升。

  5. 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围绕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突破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以及数字化车间等一批典型标志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测控装备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在石油化工、煤炭开采、发电、环保、纺织、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典型制造领域中的示范应用。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测控装置及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研制能力显著增强。

  (二)区域发展重点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立足装备制造业现有基础,充分考虑区域比较优势,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1. 引导区域高端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紧密依靠本区域装备制造业现有的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坚持突出重点和特色的战略取向,积极推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世界级企业;促进中西部特色化发展,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链;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基地。

  2. 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建设。本着“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地建设,创建一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高端装备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提高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引导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

  3. 产业区域发展重点。依托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现有产业基础,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链,促进形成设计、制造、集成、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维护检修、技术服务等能力。

  五、政策措施

  (一)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继续实施现行高端装备及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编制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与产品目录,加快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大力支持高端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重大技术装备,落实有关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完善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重大创新工程的相关进口税收政策。建立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融资、规模化发展;发挥现有装备制造业基金的作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装备;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倾斜;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高端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

  (二)大力实施技术改造

  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所需关键基础件,如精密轴承、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工程机械用高压柱塞泵/电动机、密封件等基础零部件。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品试验验证工作,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产品的技术升级。大力提高加工设备水平,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推进制造过程信息处理、生产控制、资源管理、质量检测、环保处理等典型环节的流程化再造,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自动化,提高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升制造过程的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着力加强技术创新

  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支持产业技术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为全行业服务的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继续抓紧抓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创新发展工程的衔接,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加大关键制造装备研发力度,加强军民创新资源集成融合,支持促进技术成果工程化,为提升高端装备发产业化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以促进高端装备制造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目标,组织和引导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骨干力量,建立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高端装备产业联盟,在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业务分包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品牌强企、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强强联合,跨国跨地区并购重组,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主业突出、带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集团。鼓励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基础零部件、工艺辅具和适宜专业化发展的配套产品制造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形成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五)突出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建立专利联盟,联合构筑专利共享平台,拥有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知识产权。建立完善高端装备及其技术、关键系统、零部件的研发、试验验证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向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强化高端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装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鼓励企业提升品牌层次,扩大品牌影响,支持自有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自有品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

  (六)加大市场培育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机制体制创新力度,着力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依托重大工程发展高端装备的机制,鼓励由装备使用单位和制造企业共同开发高端装备。建立高端装备首台套保险机制和示范应用制度,加大对首台套及配套系统推广应用的支持。探索建立高端装备发展与重大项目审批的联动机制,对于重点领域工程项目的所需装备,组织使用单位、制造企业联合制定装备联合攻关方案,并加快实施。完善招投标制度,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推动配套设备及高端装备维修、支援、租赁、服务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以应用拉动产业发展。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实施《装备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依托国家相关人才工程、计划,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以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先导,统筹装备制造经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力度,加速装备制造业人才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平台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激励与分配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八)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开展高端装备联合研发和创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并购或参股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多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六、规划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本规划的推动实施。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制定规划实施细则,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做好高端装备制造业运行监测,及时做好产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与本规划纲要相衔接的实施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协同推动本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子规划1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城市轨道交通是大中城市的基础性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运营管理等各种机电装备。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是提升交通运输人流物流效率的保证,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五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有关决定,进一步明确产业升级方向和转型重点,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业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与保障。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477.3亿元,出口交货值84.1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销售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1.9%。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基地,生产能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以主机企业为核心、以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国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现已拥有年新造大功率机车2000台,动车组、铁路客车和城轨车辆8000辆,各型货车60000辆,大型养路机械500台套能力以及年大修机车2000台,动车组及各类轨道客车5000辆,各型货车70000辆的能力。

  2. 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整体研发能力和产品水平大幅提升,初步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重载和快捷货运列车、城轨车辆、大型养路机械、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计算机联锁、综合监控等产品制造技术。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高速动车组、城轨A型车等产品已批量投放市场并稳定运行,2010年实现新产品产值869.9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动车组、城轨车辆、内燃机车、大型养路机械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阿根廷、土耳其、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家。

  3. 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初步建立了国家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框架,已建成以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国家级研发机构10家,国家创新型企业5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3家。2010年,产业整体研发投入已接近产品销售收入的4%、部分企业已超过10%。形成了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覆盖基础技术、共性技术、产品实现技术的研发创新体系。

  4.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主要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基本满足了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部分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研发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配套和国际化能力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研发能力不强。虽然机车车辆等主机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关键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基础薄弱,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难以满足主机发展的需要,还未完全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依赖,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设计、仿真、分析、计算和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开发条件不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亟待加强。

  二是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轨道交通装备在设计、制造和认证等方面缺乏规范、统一和完善的适合于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特色的装备标准体系,标准的适用性、配套性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产业配套能力薄弱。轨道交通装备的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材料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配套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差距明显,基础工业体系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支撑不足,产业基础配套能力不能适应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

  四是国际化能力有待提高。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目前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际营销网络构建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技术、研发、制造等能力不足,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

  五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影响着装备的信誉,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装备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地把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加快产业调整提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

  1. 市场需稳定增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轨道交通在未来5~10年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我国铁路建设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铁路装备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改造为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重载货车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而且在役装备的更新换代也要求装备制造业能提供良好的服务。预计“十二五”期间,动车组需求量约为1000列以上,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需求量约5000台以上,客货车辆、通信信号、大型养路机械等装备也有较大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环境污染为主导,积极发展城市轨道大众交通体系,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建设速度约为每年270公里,建设规模已位居世界首位。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有13个城市开通了4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1425.5公里;另有16个城市96条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里程超过2200公里。根据国家已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到2015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建设85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2700公里以上。

  目前,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沙特、伊朗、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推出了轨道交通建设及设备更新换代计划。按照欧洲铁路行业协会(UNIFE)等机构分析预测,到2015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将保持年均3%的增长,年均需求达1000多亿欧元。

  2.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促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际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加紧整合和重组,向系统集成和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全球资源和战略布局,优化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以全球化布局为特征的产业链。采取掌控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加强供应链管理,深化属地化经营的模式,强化目标市场的开发,加快先进适用产品的开发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

  金融危机后,随着工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兴起,国际分工与合作进入新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利用环保、安全等手段保护本国市场。经济实力雄厚和技术平台先进的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品牌和资本优势,加大对我国市场的开发,挤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空间,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度进一步加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3. 轨道交通运营方式转变对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的加快,路网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技术不断升级,系统集成度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方式正向网络化和多样化发展,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向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易维护方向发展,也将带来运营管理模式的深刻变化。要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注重增长质量和水平,加强产品研发,改善试验验证和检测条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快由单一制造型企业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转变。

  二、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夯实基础、提升服务”的基本原则,把握我国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主机与关键系统协同发展,突破制约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完善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成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

  (二)基本原则

  1. 加快转型升级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引导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围绕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研发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加强技术创新

  加强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水平。鼓励企业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的轻量化、模块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

  3. 夯实产业基础

  加强资金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重点装备的技术突破。坚持整机装备与关键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研究和产品应用性研究。发展一批高起点、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企业,开发与研制一批有高技术含量的基础元器件、关键核心技术的部件及系统,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4. 提升现代服务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系统集成、认证、监理咨询、运营维护、工程承包、维修、维护保养、物流、租赁等产业链前后端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不断提升现代制造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的企业集团。

  (三)发展目标

  1. 2015年目标

  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为方向,以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为重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效果: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水平迈上新台阶、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大、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主要产品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跃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成为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产值超过4000亿元,产品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需要。

  ——行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主要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建设牵引传动、走行、制动、列控、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系统集成、试验验证、认证认可等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

  ——现代制造服务业快速发展,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以上。

  ——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 2020年展望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6500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6%,形成完善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专利,标准及认证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全球化发展,产业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一)重点方向

  1. 动车组及客运列车

  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提高客运轨道交通装备的可靠性、舒适性、可维护性,完善时速300公里以上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开发适应高寒、高热、高风沙、高湿、广域等不同系列的谱系化动车组,满足跨线、跨网的旅客运输提速提效需要。以高速动车组技术为基础,结合城际交通实际,形成城际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与产业化体系,满足城际轨道交通需要。

  2. 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

  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和货车技术、时速160公里快捷货运机车和货车技术,深入研究轴重与线路桥梁匹配关系、速度与牵引质量匹配关系、车辆与站场匹配关系等,开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的配套研发,研发制造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电制式的,覆盖全部货物运输需求的系列货运列车。

  3.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进一步加强城轨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完善城轨车辆产品技术平台,形成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技术标准要求的、满足全球市场不同性价比、文化、环境等需要的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谱系,保持多样性发展。

  开发低噪、低振动、节能产品,加强关键核心部件,如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架、运控系统等,以及车辆车站机电设备、灭火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4. 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全面突破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向性能优异化、效率高效化、品种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工作智能化、作业环保化发展,加快研制、批量制造高精度和高效捣固稳定车、高效清筛机、带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车、道床综合处理车、钢轨打磨和铣磨车、综合巡检车、高精度测量车、高速轨检车、钢轨探伤车、物料运输车、接触网综合作业车、轨道吸污车、轨道除雪车等新产品,研制轨道电力牵引双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组合式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5. 通信信号装备

  全面建成覆盖高、中、低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开展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平台研究,开发先进的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开展基础设备设施领域的铁路地质灾害预报警系统研究。

  6. 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

  开展轨道交通客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完善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基于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的行车监控应用技术,实现行车、供电、机电、通信、防灾、工务、车辆等综合监控信息集成,形成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开发城市轨道交通防灾报警系统,客流预测、疏散和应急指挥一体化联动系统。

  7. 关键核心零部件

  重点开展为高速铁路客车、重载铁路货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配套的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大功率柴油机、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列车牵引控制单元、牵引及辅助变流器、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大功率盘型制动装置、制动控制装置、供电高速开关、信号继电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提升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优化产业布局

  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现有分布情况及面临形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产业转移与调整升级相结合、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相结合,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抑制产业盲目发展,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依托既有的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制造、大功率机车制造、货车制造、工程及养路机械制造、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制造等基地,突出重点和特色,促进形成具备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现代制造、维护检修、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等能力,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强牵引与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部件基地建设。整合既有制造、维修等资源,加强轨道交通装备维修服务基地建设。

  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比较优势,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形成全球化优势资源配置格局。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

  围绕高速重载的铁路客货列车、低噪低振动的城际及城轨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创新发展。

  开发高寒及城际动车组、交流传动快速机车及客货车、30吨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与货车、新型城轨车辆、大型多功能高效率工程及养路机械等装备。

  深化研究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安全信息传输技术,移动装备和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技术,风、雨雪、异物、地震等灾害监测系统等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突破重载列车及重联技术,摆式车辆技术,低地板车辆技术,中低速磁悬浮关键技术,永磁电传动技术,养路机械作业模式与系统集成、控制及传感、综合检测、巡检和数据分析决策技术,无砟轨道养护技术,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研发牵引传动与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信号系统、面向行车的综合监控系统、专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等关键系统。

  研制配套柴油机、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牵引变流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供电高速开关等关键零部件。

  通过工程实施,突破制约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牵引传动、制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性能要求,提升装备的轻量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立完善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发、试验验证、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产业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到2015年,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能力。

  (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创新人才短缺、创新投入不足等矛盾与问题,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

  建立和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基地,依托企业技术中心,集合产业各种科技资源与研发力量,加速推进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制造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与用户的作用,高度重视用户企业的全程参与,开展联合攻关,一揽子解决技术难题。

  鼓励上下游企业广泛开展合作、联合研发,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持续推动、产学研用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的最大化。

  (三)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对已有轨道交通装备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通过项目引导、多单位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以及新的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作用。建立健全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基础性和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体系,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设计和试验验证能力,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集中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等资源,建立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灵活、能为产业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研发形成有效和可靠的支撑。

  统筹创新资源,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利用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加快推进牵引传动、走行、制动、列控、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等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加强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管理。

  (四)优化产品结构

  依托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现有产品结构,开发应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逐步替代性能落后、安全水平低的老式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根据环境条件、地域特性、经济条件等差异形成的不同需求,完善和细化整机、基础元器件、系统和重要部件产品系列,研制系列产品形成型谱系列化的产品参数数据库,实现快速定制,以适应多层次、多类型需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供应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逐步形成居世界领先水平谱系化的轨道交通装备。

  (五)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整合产学研用标准化技术力量,发挥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的积极性,加强轨道交通装备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配套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支持以产业链为纽带,联合制定标准,加强产需企业的沟通交流,实现上下游产品标准对接,保证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鼓励有实力的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标准走向国际。研究建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并保障现代制造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和企业标准化工作,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集聚研发力量和制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重复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推进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条,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形成具备成套和总承包能力、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与主机技术水平相协调的专业化、规模化配套企业,鼓励配套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升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及关键系统的配套能力,满足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具有优势的、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和服务企业。

  (七)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延伸产业链,建设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发展具有轨道交通装备特色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促进的机制,打造拥有总承包商资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骨干企业在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方面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开展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试验验证、认证、监理咨询、维护保养、物流、运营维护、维修改造、再制造、备件供应、设备租赁、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促进企业由单一提供设备向提供成套设备、工程承包等转变,产业链延伸至下游运营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转向生产服务型制造。

  (八)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打造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跨国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交流,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合作、人才交流、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与国外企业和研发中心进行合作。支持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促进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出口。推进企业由产品、技术出口向资本、管理输出转变,在全球建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基地,实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全球化。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

  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政策、落实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加强规划宣传,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统筹考虑部署产业的有序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加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工程化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支持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服务外部环境。

  进一步落实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制定鼓励发展的产品和技术目录,引导社会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行业聚集。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用户组建产学研用联盟。鼓励有条件、有技术和品牌优势、实力强的企业与国外研发机构和境外企业合作,掌握先进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

  (三)逐步建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关键设备和产品方面加快培育建立第三方的专业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加强对进口关键设备和产品的入境验证和后续监管,降低业主采购设备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轨道交通装备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人才竞争环境,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以重点项目、创新工程、研发基地为依托,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团队,培养和造就大量面向高层次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依托国家重大项目

地    址:河南省新乡市科隆大道1069号

市场部:0373-5039381

技术部:0373-5022864

售   后:0373-5020895

市场部电话:
0373-5039381

邮箱:
bfybbgs@126.com

新乡北方车辆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电子商务丨 丨免责声明 丨版权所有,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备案号:豫ICP备1703645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325号